搜索 海報新聞 媒體矩陣

大眾網
全媒體
矩   陣

掃描有驚喜!

  • 海報新聞

  • 大眾網官方微信

  • 大眾網官方微博

  •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

  • 大眾海藍

  • 大眾網論壇

  • 山東手機報

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:

移動用戶發(fā)送短信SD到10658000

聯(lián)通用戶發(fā)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

電信用戶發(fā)送短信SD到106597009

首頁 >敢當時評 >海報觀潮

海報觀潮|城市騎“遇”

2024

/ 08/19
來源:

大眾網

作者:

張靜寧

手機查看

  海報新聞評論員 張靜寧

  “等風來,不如破風去”。破風,這是城市騎行里的一句“行話”,也展現(xiàn)了城市騎行自由、松弛、無畏的調性。

  城市騎行原本是指人們騎著自行車“軋馬路”,沒有目的地、沒有嚴密的行程安排,騎行者們走走停停,以更綠色、更傳統(tǒng)的方式丈量城市,看見快生活中看不到的浪漫。慢慢地,城市騎行開始披上了運動的外衣,越來越多的騎行者騎著自行車沖出城市,去周邊的盤山路、景區(qū)探尋“破風”的快感,城市騎行開始大熱。

  騎的是健康,騎的是文化

  大多數(shù)人騎行的初衷,是為健康。近幾年,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升,生活方式也在隨之發(fā)生著變化,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開始重視科學運動,跑步、游泳、健身等運動項目都不斷升溫,而騎行也是其中之一,這客觀上增加了人們對騎行運動的需求。騎行既是一種出行方式、又是一項可靈活支配時間的運動項目,不受隊友、場地、裝備等限制,隨手掃一輛共享單車也可以完成一天的騎行運動,健康、環(huán)保、“好上手”讓騎行得到了許多新騎手的青睞。

  當一個愛好聚集了越來越多的追風者,它便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的象征。在社交平臺上大量的“種草”帖子和裝備、路線分享讓城市騎行的隊伍不斷擴大。在社交媒體的聚集與放大作用下,城市騎行不再只是一種通勤和運動方式,它逐漸代表著一種全新的城市生活理念,成為城市年輕人之間的社交貨幣,騎行俱樂部、騎行搭子、騎行社團在各類社交媒體中出現(xiàn),城市騎行文化逐步形成。

  城市與騎行,相互擁抱

  城市騎行,與傳統(tǒng)意義上的競速騎行有所區(qū)別,不論是游走在有地方特色的小街小巷中,還是環(huán)行在城市郊區(qū)的山路上,城市騎行都是騎行者和城市的一次“擁抱”。

  對于騎行者來說,在騎行的過程中看到很多駕車出行看不到的風景,是一種觀賞,也是一種探索。比如在青島的嶗山,沿著沿海公路騎行,可以看到巍峨的山巒、廣闊的大海,這是對這個城市另一種情感上的共鳴。騎行無形地拉近了城市與騎行者的距離,讓人們更真切地愛上腳下這方土地。

  對于城市來說,騎行的火爆,也帶來無數(shù)可能。在社交媒體上熱度不減的騎行帖子,是攻略分享也是文旅宣傳。騎友們通過對騎行道路、騎行景致的分享,將城市的美景和人文氣質傳遞出去,不斷破圈,這也是城市的一張流動名片。

  另外自行車騎行是一種“零碳”的出行方式,這非常符合當下“雙碳”的目標。如果一種綠色、低碳的出行方式能夠掀起一陣風潮,或是形成一種環(huán)保的理念,對于城市和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來說,都是利好的。

  怎樣才能讓騎行更安心

  騎行是美好的,也是危險的。追逐競駛、“暴騎團”超速、隨意變道等情況,這幾年不斷出現(xiàn)在網絡上。近日,河北“父親帶11歲孩子在公路騎行遭碾壓身亡”一事更是引發(fā)網絡關注。安全,應當是城市騎行的首位。雖然騎行行業(yè)正在發(fā)展得較為成熟,但是相關的規(guī)定以及城市對騎行的友好程度還需要不斷加強。

  我國法律明確規(guī)定,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必須年滿12周歲。很多城市對于騎自行車的形式和速度也有要求,比如上海、鄭州等地。雖然本起事故中,事故自行車的時速需等調查報告確定。但據報道,事發(fā)時,自行車隊中有騎手碼表顯示時速高達37km。行業(yè)的發(fā)展與傷亡事件的發(fā)生,都在呼吁著相關管理部門盡快完善限速規(guī)定、加大執(zhí)法力度,這是治理競速行駛亂象的第一步,也是最重要的一步。

  此外,提高城市的自行車友好程度,也至關重要。城市中騎行專用車道的密度、公共交通攜帶自行車的便捷程度、自行車停放的安全性等,都決定了一個城市的自行車友好度。在很多城市中,自行車道和機動車道混在一起,在一些郊區(qū)的公路上甚至并不設有自行車道,這都增加了城市騎行的風險。除了通過劃分自行車專用道,或者建設自行車競速場地以外,還可以利用大數(shù)據使城市騎行也擁有“綠波路段”,將自行車交通網絡也作為城市規(guī)劃管理的一部分,這不僅可以保障城市騎行的安全,也可以作為“騎行+”的一張城市名片。

  城市騎“遇”也是一次城市機遇。沒有導航、也沒有路線,騎行者們在車輪上與這座城市再次相遇。盡管城市騎行的發(fā)展之路仍然很長,但他們與每一座城市一起,在更年輕與活力中,共同成長。

責任編輯:牛樂耕

相關推薦 換一換